拼音shī jiǎn
注音ㄕ ㄐ一ㄢˇ
繁體失檢
⒈ ?不檢點的事情。
例小心不要提及她早期生活的失檢。
英indiscretion;
⒉ ?疏于檢點。
例行為失檢。
英unrestrained;
⒈ ?謂輕率定論而欠審慎檢核。 清 孫志祖 《讀書脞錄·虞書》:“竊疑古人蓋以二典為《虞書》,《大禹謨》以下為《夏書》也。
引亭林 之言為失檢。”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骨都侯喜殺南單于安國》:“惠氏 因見史文下有‘ 師子 永元 六年立’云云,誤謂至此始入六年,遂以殺 安國 事在前,屬之五年,翻謂《通鑑》為誤,疏矣。 惠氏 此處實失檢。”
⒉ ?言談舉止不加約束、失于檢點。
引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婢女代嫁》:“朱 私語同官曰:‘此我失檢,不知 云汀 家亦有 碧蓮 姊也。’”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但因青年,或語言文字有失檢處,因而得禍,亦未可知。”
茅盾 《劫后拾遺》二:“她小聲罵道:‘真不怕丟臉!’同時又有意無意地朝她丈夫望了一眼,忽然她覺得那一句話有點失檢。”
⒈ ?疏于檢點而犯了錯誤。
引清·黃鈞宰《金壺浪墨·卷五·婢女代嫁》:「朱私語同官曰:『此我失檢,不知云汀家亦有碧蓮姊也。』」
例如:「行為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