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
詞語解釋
一則[ yī zé ]
⒈ ?猶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敘述兩件事時。與“二則”、“三則”等連用,列舉原因或理由。表數量。一項,一條。如:新聞一則;啟事一則。
引證解釋
⒈ ?猶言一方面。多用于并列敘述兩件事時。
引《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br />漢 王充 《論衡·量知》:“一則不能見是非,一則畏罰不敢直言。”
毛澤東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保持較大一部分兵力于適當的機動地區,不要絕對地分散,一則便于應付可能的事變,一則使分散執行的任務有一個重心。”
⒉ ?與“二則”、“三則”等連用,列舉原因或理由。
引《朱子語類》卷十六:“《大學》誠意,看來有三樣:一則內全無好善惡惡之實,而專事掩覆於外者,此不誠之尤也。”
《西游記》第一回:“﹝神仙﹞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br />巴金 《霧》六:“一則因為這件事很重要,二則他害怕她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他說話時不免現出激動的樣子。”
⒊ ?表數量。一項,一條。
例如:新聞一則;啟事一則。
國語辭典
一則[ yī zé ]
⒈ ?一條、一項。
例如:「一則新聞」、「一則廣告」。
⒉ ?分條敘說數事時,用以表示第一條或并列的二條。
引《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br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span>
例如:「便利超商有很多個好處:一則民生小用品齊全,二則價格合理公道,三則設置密度大,購買方便?!?/span>
分字解釋
※ "一則"的意思解釋、一則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雖說是奮志要強,那工課寧可少些,一則貪多嚼不爛,二則身子也要保重.
2.杏林醫苑有一則“羅門拱立”的佳話,說的是朱震亨拜見羅知悌,毫不遜色于“程門立雪”。
3.導致那場暴跌的“導火繩”卻是源于一則股市要征收資本利得稅的謠言,而眼下什么券商借殼、整體上市、資產重組、境外大合同的傳聞也不絕于耳。
4.靈巧的鸚鵡說出了一則繞口令,引得觀眾驚嘆不已。
5., 一則來自白宮,是個知名人士,另一個則來自一個服刑犯人,他們談論的是同一件事:分蘋果的母親。
6.對于“一戰”,段祺瑞當然有意加入,一則參戰,庚子賠款的德、奧部分可自然取消;再則,其他各國賠款亦可緩付,這對窘迫的中央財政,不無裨益。
7.楚天都市報記者陳珂近日,又一則拆遷延期公告,讓武漢市武昌區保安街一帶的居民們哭笑不得。
8.可口可樂公司不久前刊登的一則廣告讓其惹禍上身,該廣告聲稱可樂不會導致兒童肥胖或損害牙齒。澳大利亞一家消費者權益機構于本周四要求這家軟飲料公司對廣告作出修正。
9.此人讒害我輩奇人的目的自然再清楚不過,一則是為奪奇術,培養奇兵,增強自身實力,二,則是為了將天下有能之士逐一擊潰,以免成為他陰謀路上的絆腳石……
10.天無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見固不足盡,至于眾人之心同一則卻是義理,總之則卻是天。
相關詞語
- yī bù一部
- yī wù一物
- yī yè一夜
-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
- yī dù一度
- yī tóu一頭
- yī tiān一天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yī piàn一片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yī qiè一切
- lǐ zé理則
- yī fēn一分
- yī huì er一會兒
- yī jū一匊
-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
- yī kè一刻
- yī lù一路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yī shǒu一手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
- yī sè一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
- yī kuài一塊
- yī chū一出
- yī dǎ一打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ī dī一滴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凈
- shǎng yī quàn bǎi賞一勸百
- yī jū一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