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 yù
注音ㄌ一ˇ ㄩˋ
繁體禮遇
詞性名詞
⒈ ?以禮相待。
例受到禮遇。
英courteous reception; treat with courtesy;
⒈ ?以禮相待。
引《后漢書·禮儀志上》:“明日皆詣闕謝恩,以見禮遇,大尊顯故也。”
《三國志·吳志·薛瑩傳》:“禮遇兼加,惟渥惟豐。”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綺 以才華,為國常侍,兼記室,殊蒙禮遇。”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戚同文 ﹞好為詩,有《孟諸集》, 楊侍讀 徽之 守 南都,召至郡齋,禮遇益厚,唱和不絶。”
⒈ ?以優(yōu)厚的禮節(jié)相待遇。
引《北史·卷四二·劉芳傳》:「于是禮遇日隆,賞賚豐渥。」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殊蒙禮遇,終于金紫光祿大夫。」
1.戰(zhàn)國時代各國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賢才,必是分庭抗禮,倍加禮遇。
2., 郭先生遠來是客,孤應(yīng)當(dāng)禮遇一番,但先生卻在這朝堂之上大放厥詞,孤怎可坐視不理?曹丞相手下雖然兵強馬壯,但我江東軍民卻也不會任人宰割。
3.自慚形穢是我對別人的最高禮遇,除此之外,我沒有別的辦法招待我心目中的貴客。
4.對上司謙遜,是一種責(zé)任;對同事謙遜,是一種禮遇;對部屬謙遜,是一種尊貴。
5.戰(zhàn)國時代各國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賢才,必是分庭抗禮,倍加禮遇。
6.同樣出身微賤、知民間疾苦、禮遇賢才、勤政不輟的錢鏐、福建二王、后唐明宗、后周太祖都瞠乎其后,即使禮賢好學(xué)、眼光遠大的南唐烈祖也僅可望其項背。
7.為自己拼幾枚勛章。建立地位,聲望,讓別人尊敬你,禮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