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對偶的句子。
引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各詩之始》:“梁、陳 之間儷句尤多,大抵止于五言,七言則絶少矣。”清 趙翼 《甌北詩話·蘇東坡詩》:“放翁 古詩好用儷句,以炫其絢爛。”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二編第三章第十一節:“東漢 時散體文漸變為駢體文。反過來又影響到賦的句法,漸變為儷句。”
1., 兩篇的語言都沒有引經據典,都沒有華麗的辭藻,都沒有駢文儷句,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理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