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èn shì
注音ㄈㄣˋ ㄕˋ
繁體僨事
⒈ ?〈書〉把事情搞壞:膽大而心不細,只能僨事。
⒈ ?敗事。
引《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鄭玄 注:“僨,猶覆敗也。”
明 宋濂 《贈吳府伴讀陳生孟旸序》:“幸仕優而學,拾級而升,庶幾無曠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只因你鹵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常語有所謂‘膽大心細’,膽大心細是可貴的,如果膽大心粗,那只適足僨事,不但無可貴,而且是應該極力避免的。”
⒈ ?敗事。
例如:「他膽大而又粗心,只能僨事。」
1.他上輩子身體不好脾氣也不好,是個僨事忌俗的性格,這輩子更是變本加厲,這刻心境突然平靜下來,也都是林海草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