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 lì
注音ㄉㄚˋ ㄌ一ˋ
⒈ ?指大官。
例督撫大吏爭上符瑞。——《明史·海瑞傳》
英local governor in feudal China;
⒈ ?大臣;大官。
引《史記·秦始皇本紀》:“羣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宋 蘇洵 《上皇帝書》:“惟其大吏無所屬,而莫為之長也,則課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課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齊。”
⒉ ?稱獨當一面的地方官。
引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駱文忠公遺愛》:“駱公 督 四川,凡 滇、黔、陜、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諮之。”
⒊ ?指部將。
引《孫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曹操 注:“大吏,小將也。”
⒈ ?大官。多稱外省長官。
引《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1.且身為封疆大吏,必有經文緯武之才,博古通今之識,庶能不動聲色,措置咸宜。
2.他們從骨子里面把百姓視為臣民,把自己當做大吏,他們的執政動機,更多的是為一己政績殫精竭慮,為相關的利益集團奔走呼號,為項上的頂戴花翎嘔心瀝血。
3.他們從骨子里面把百姓視為臣民,把自己當做大吏,他們的執政動機,更多的是為一己政績殫精竭慮,為相關的利益集團奔走呼號,為項上的頂戴花翎嘔心瀝血。
4.松筠是清代中期著名的邊疆大吏、駐藏大臣,他對清王朝的邊疆治理做出過較為卓著的貢獻。
5.他在酒樓之中,接觸的最多的也就是官府的衙役兵差們,唐公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唐國公,隴西貴族,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