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ān zhì
注音ㄍㄨㄢ ㄓˋ
⒈ ?官吏的職位或依品級而定的俸祿。
⒉ ?指授予官職。
⒈ ?官吏的職位或依品級而定的俸祿。
引《荀子·王霸》:“百官則將齊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則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繩矣。”
《史記·秦本紀(jì)》:“三將至, 繆公 素服郊迎,嚮三人哭曰:‘孤以不用 百里傒、蹇叔 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恥,毋怠。’遂復(fù)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壁記》:“朝廷百司諸廳皆有壁記,敘官秩創(chuàng)置及遷授始末。”
《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二年》:“水部郎中 許元豹 復(fù)言:‘緣 河 州縣和市邊穀數(shù)少,望許進(jìn)獻(xiàn)糧粟,授以官秩。’”
⒉ ?指授予官職。
引漢 王充 《論衡·問孔》:“毒苦貧賤,起為奸盜,積聚貨財,擅相官秩,是為不以其道。”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盤瓠 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雖有功,無施也。”
⒈ ?官爵的品級、待遇。
引《史記·卷五·秦本紀(jì)》:「遂復(fù)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1.況乎行陳凡才,斗筲小器,而懷問鼎之志,敢構(gòu)無君之逆哉!逆賊沈攸之,出自萊畝,寂寥累世,故司空沈公以從父宗廕,愛之若子,卵翼吹噓,得升官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