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ǐ zú
注音ㄓˇ ㄗㄨˊ
⒈ ?謂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貪得無厭。語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⒈ ?謂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貪得無厭。
引語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漢書·雋疏于薛等傳贊》:“疏廣 行止足之計,免辱殆之絫。”
唐 白居易 《自賓客遷太子少傅分司》詩:“誠合知止足,豈宜更貪饕?”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人若存一止足之心,則貧賤而衣食粗足,可以止矣。”
嚴復 《論世變之亟》:“物不足則必爭,而爭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寧以止足為教。”
1.良好的教養(yǎng)可以代替財富。對于有教養(yǎng)的人,所有的大門都向他敞開。他即使是身無分文,也隨時會受到人們熱情地款待。良好的舉止足以彌補一切自然的缺陷,通常一個人最I吸引我們的不是容貌的美麗,而是舉止儀態(tài)讓人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