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ē jī
注音ㄍㄜ ㄐ一
繁體割雞
⒈ ?殺雞。
⒉ ?常以比喻處理小事。
⒊ ?子游為武城宰,提倡禮樂(lè),孔子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雞”指縣令之職。
⒈ ?殺雞。
引《禮記·雜記下》:“其衈皆於屋下,割雞,門,當(dāng)門。”
⒉ ?常以比喻處理小事。
引晉 袁宏 《后漢紀(jì)·順帝紀(jì)二》:“賢 本西方斗筲之子,雖有割雞之効,然齒以老矣。”
明 劉基 《送月忽難明德江浙府總管謝病去官序》:“湛盧可以斷犀,而以之割雞。”
⒊ ?子游 為 武城 宰,提倡禮樂(lè), 孔子 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雞”指縣令之職。參見(jiàn)“割雞焉用牛刀”。
引唐 吳筠 《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茍尊師兼見(jiàn)贈(zèng)之》詩(shī):“從此罷飛鳧,投簪辭割雞。”
宋 葉適 《趙知縣挽詞》:“空聞割雞笑,不見(jiàn)化鳧留。”
⒈ ?殺雞。比喻處理小事。
引唐·李白〈贈(zèng)清漳明府姪聿〉詩(shī):「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
1.愿做牛角書生,唯望汗牛充棟,庶幾庖丁解牛,下筆牛刀割雞,抒懷氣勢(shì)如牛。
2.古人不是說(shuō)過(guò)"割雞焉用牛刀"嗎?像你這樣有高學(xué)位的大才,來(lái)干這小差事,不覺(jué)得狠冤枉!
3.他向經(jīng)理自告奮勇地說(shuō):"割雞焉用牛刀?這種小事只須由我出面就可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