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ài yí
注音ㄨㄞˋ 一ˊ
⒈ ?亦作“外彝”。
⒉ ?指外族。也指外國或外國人。
⒈ ?亦作“外彝”。指外族。也指外國或外國人。參見“外族”。
引《漢書·蕭望之傳》:“外夷稽首稱藩,中國讓而不臣,此則羈縻之誼,謙亨之福也。”
《漢書·敘傳下》:“西南外夷,種別域殊。”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謝恩賜吐蕃信物銀器錦綵等狀》:“今蒙重賜,益荷圣慈,況來自外夷,知德廣之所及。”
明 張鼎思 《代醉編·奇節(jié)》:“其人得疾,既篤,謂 崔 曰:‘荷君見顧,不以外夷見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梁尚書》:“其一人望見 梁公,股栗伏地,比至稱病不謁, 梁 怪之,勒令出見,一見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軍實罪狀,劾而殺之。”
1.嘆百年瘡夷,十里長安難掩國恥之淚,戰(zhàn)亂紛起,匪霸爭雄,外夷侵占,圓明奇辱,恥東交,與鬼為鄰,望洋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