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ān jǐn
注音ㄑ一ㄢ ㄐ一ㄣˇ
繁體謙謹
⒈ ?謙和謹慎。
⒉ ?說謙虛的話,客套。
⒈ ?謙和謹慎。
引《晉書·陽騖載記》:“騖 清貞謙謹,老而彌篤。”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五:“﹝ 張仲安 ﹞為人謙謹有禮法,時輩稱焉。”
沙汀 《困獸記》一:“和他的書法一樣有名的是他的謙謹。”
⒉ ?說謙虛的話,客套。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東山 贊嘆再三,少年極意謙謹,晚上又同宿了。”
⒈ ?謙虛恭謹。
引《三國演義·第三四回》:「蔡瑁出郭迎接,意甚謙謹。」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東山贊嘆再三,少年極意謙謹,晚上又同宿了。」
1.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的習勤勞為第一義,謙謹為第二義。勞則不佚,謙者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