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 lè
注音ㄐ一ˋ ㄌㄜˋ
繁體伎樂
⒈ ?音樂舞蹈。
⒉ ?指歌舞女藝人。
⒈ ?音樂舞蹈。
引《孔子家語·辯政》:“五官伎樂,不解於時。”
《后漢書·百官志二》:“太子樂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樂。”
唐 韓愈 《唐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志銘》:“遂以疾辭去,臥東都之城東,酒食伎樂之燕不與。”
清 梅曾亮 《黃個園傳》:“君蓄名畫數(shù)千,而不好伎樂。”
⒉ ?指歌舞女藝人。
引《新唐書·田布傳》:“布 號泣固辭,不聽,乃出伎樂,與妻子賓客訣曰:‘吾不還矣!’”
《資治通鑒·梁敬帝太平元年》:“騰 乃陳伎樂於城下一面, 獠 棄兵,攜妻子臨城觀之, 騰 潛師三面俱上,斬首萬五千級,遂平之。”
明 李東陽 《韓休知》詩:“內(nèi)家伎樂喧歌酒,外庭宰相還知否?”
1.富麗堂皇的宮苑,奏樂歌舞的伎樂菩薩,伴隨歌舞的飛天和神鳥,共同構(gòu)筑了一個歡樂、優(yōu)雅的理想世界。
2.至于該窟頂部平棊藻井飛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嘯詠,右手托圓鏡供養(yǎng)的圖像,更是云岡晚期伎樂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舉。
3.恭敬尊重以種種花香。涂香。末香。燒香。花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