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

詞語解釋
兵力[ bīng lì ]
⒈ ?某一軍隊花名冊上的人員或部隊數(shù)。
例每一方都損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兵力。
英military strength;
⒉ ?軍隊的實力。包括人員和裝備。通常以建制單位或人數(shù)表述。
例將挾兵力以行大事。——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一個營的兵力,一千人的兵力。
引證解釋
⒈ ?軍隊的實力。包括人員和武器裝備。
引《戰(zhàn)國策·秦策一》:“內(nèi)者量吾謀臣,外者極吾兵力。”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一:“其城寨內(nèi)兵力單弱,必不敢出城,不過自守而已。”
老舍 《四世同堂》九:“他們有極大的侵略野心,而沒有整個的用兵計劃與龐大得足以一鼓而攻下華北的兵力。”
國語辭典
兵力[ bīng lì ]
⒈ ?軍隊的實力,包括人員和武器裝備。
引《后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朝議憚兵力之損,情存茍安。」
《儒林外史·第一回》:「若以兵力服人,浙人雖弱,恐亦義不受辱。」
英語military strength, armed forces, troops
法語force militaire, forces armées, troupes
分字解釋
※ "兵力"的意思解釋、兵力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原來,英布將一萬人的兵力分成五個小分隊,時而同時進攻,時而遞次攻擊,時而合兵一處,時而分兵退卻。
2.要想達(dá)到節(jié)約兵力的目的,就必然利用突然性和快速性。
3.在一般情況下,往往有必要特別注意使側(cè)翼不致遭到意外的攻擊。要做到這一點,配置在側(cè)方的兵力就必須比單純偵察敵人時強大。
4.別里古臺隨鐵木真、哈撒爾二兄前往土刺河的黑林去拜見王罕,又同哈撒爾去見昔日哥哥的安達(dá)札木合,借助他們的兵力,大敗了蔑兒乞部。
5.城里兵力薄弱,危在旦夕。
6.吾等所努力者,一面集中自己之兵力,一面分散敵人之兵力。
7.堅持集中兵力各個殲滅的原則,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biāo),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biāo)。應(yīng)該集中所有力量打擊敵人整體所依賴的重心;同時我方軍隊要盡可能地集中行動。克勞塞維茨
8.抗戰(zhàn)后期國民黨軍雖在裝備上已對日軍居于整體優(yōu)勢,又掌握制空權(quán),兵力更是一直多于日軍,然而除了反攻滇西緬北取得全勝外,在國內(nèi)戰(zhàn)場上仍是連遭敗績。
9.近日赤軍又復(fù)節(jié)節(jié)進攻,東北兵力財力兩俱困乏,危險不可名狀,良夙夜彷徨,苦無善策。
10.我解放大軍以壓倒優(yōu)勢的兵力包圍了這座城市。
相關(guān)詞語
- diàn lì電力
- zhì lì致力
- quán lì權(quán)力
- láo lì勞力
- shēng mìng lì生命力
- shí lì食力
- tīng lì聽力
- lì zuò力作
- xī lì lì吸力力
- jīng pí lì jìn精疲力盡
- bā lì mén巴力門
- yòng lì用力
- lì zhèng力正
- sì lì fá俟力伐
- lì mín力民
- lì qì力氣
- zhǔ lì主力
- wù lì物力
- zhì lì智力
- tóng lì niǎo同力鳥
- lì ǒu力偶
- yǐn lì cháng引力場
- mǎ lì馬力
- zhuó lì著力
- zhǔ dòng lì主動力
- mín bīng民兵
- hǎo lì bǎo好力寳
- lì gōng力攻
- lì zhèng力政
- rè lì xué熱力學(xué)
- jiē lì bàng接力棒
- lì yán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