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績

詞語解釋
敗績[ bài jì ]
⒈ ?打了敗仗;潰敗;失敗的記錄。
例齊師敗績。——《左傳·莊公十年》
英debacle; be routed;
引證解釋
⒈ ?指軍隊潰敗。
引《書·湯誓》:“夏 師敗績, 湯 遂從之。”
孔 傳:“大崩曰敗績。”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楊誠齋軍門》:“孫 壯其言,因與賊戰,乃至敗績。”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
⒉ ?指事業的敗壞、失利。
引《楚辭·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王逸 注:“皇,君也;輿,君之所乘,以喻國也;績,功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故 蔣琬 敗績於百里,而為三臺之標; 陳平 困瘁於治家,而懷六奇之略。”
國語辭典
敗績[ bài jī ]
⒈ ?戰敗。
引《左傳·魯襄公三十一年》:「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何暇思獲?」
《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傳》:「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
⒉ ?功業毀壞。
引《楚辭·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⒊ ?行列錯亂。
引《禮記·檀弓上》:「魯莊公及宋人戰于乘丘,縣賁父御卜國為右,馬驚敗績。」
英語to be utterly defeated, to be routed
法語être battu à plate couture
分字解釋
※ "敗績"的意思解釋、敗績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抗戰后期國民黨軍雖在裝備上已對日軍居于整體優勢,又掌握制空權,兵力更是一直多于日軍,然而除了反攻滇西緬北取得全勝外,在國內戰場上仍是連遭敗績。
2.面對日軍的攻勢,鹿鐘麟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加上游擊戰區剛剛開辟,根據地沒有鞏固,所屬各部之間溝通不暢連遭敗績。
3.在和來自歐洲大陸的球隊的比賽中,英格蘭隊首嘗主場敗績。
4.在一段時間內,大滿貫賽連遭敗績,已經讓張帥的心理上出現傷痕。
5.我得謝瞳乃天賜良才,只是新得敗績,人困馬乏,豈能再戰。
6.確實,令師是個了不起的人,他也是我這一生唯一的敗績,算到如今已有三年七個月,只可惜他已經身死,我有生之年再沒有機會挽回,倘若有鬼域,我會去尋找他的。
7.離開井岡山后,紅軍作戰受挫,連遭敗績。
8.對一個干部的考察,既要看原地,又要看異地;既要看一崗,又要看多崗:既要看官意,又要看民意;既要看成績,又要看敗績;既要看近期,又要看長期;既要看作為,又要看不為;既要看順境,又要看逆境。
9.聯賽進行至今,盡管日之泉僅僅只有兩場敗績,不過他們的實際表現還是不能與上賽季甲B第三的身份相符,8場平局更是中甲諸旅之最,堪稱“平局大師”。
10.我們希望張德培很快從一連敗績的陰影中走出來。
相關詞語
- chéng jì成績
- bài huài敗壞
- pò bài破敗
- bài xìng敗興
- shī bài失敗
- dǎ bài打敗
- fǔ bài腐敗
- zhàn jì戰績
- xī bài惜敗
- líng bài零敗
- sǔn bài損敗
- shèng bài勝敗
- láo jì勞績
- bài lì敗力
- jì nǚ績女
- bài lù敗露
- cán bài殘敗
- gān jì干績
- shèng jì勝績
- sǐ bài死敗
- chéng bài成敗
- shí jì實績
- cuī bài摧敗
- zhūn bài迍敗
- zhèng jì政績
- jié jié bài tuì節節敗退
- yǔ bài窳敗
- bài zhàng敗仗
- lìng jì令績
- bài cǎo敗草
- zhuō bài捉敗
- tiǎn bài殄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