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n wù
注音ㄩㄣˊ ㄨˋ
繁體雲物
⒈ ?云的色彩。
⒉ ?云氣、云彩。
⒊ ?景物,景色。
⒈ ?云的色彩。
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鄭玄 注:“物,色也。視日旁云氣之色…… 鄭司農 云:以二至二分觀云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
《左傳·僖公五年》:“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為備故也。”
杜預 注:“云物,氣色災變也。”
《新唐書·李元諒傳》:“既會, 元諒 望云物曰:‘不祥,虜必有變!’傳令約部伍出陣。”
清 劉大櫆 《重修鳳山臺記》:“古之為臺者以書云物,后之為臺者以作觀游。”
⒉ ?云氣、云彩。
引晉 葛洪 《抱樸子·知止》:“若夫 善卷、巢、許、管、胡 之徒,咸蹈云物以高騖,依龍鳳以竦跡。”
唐 杜甫 《敬贈鄭諫議十韻》:“思飄云物外,律中鬼神驚。”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詩:“云物為人布世界,日輪同我行虛空。”
⒊ ?景物,景色。
引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爾乃青春受謝,云物含明,江皋緑草,曖然已平。”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銅壺閣落成》詩:“故園云物知何似,試上東樓直北看。”
夏曾佑 《丙申之冬入天津洎己亥秋始得歸將行賦此》:“從此歸帆好云物,分明點點入新愁。”
⒈ ?日旁云氣的色彩。古代據以辨吉兇水旱。
引《左傳·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為備故也。」
金·劉著〈至日〉詩:「心折靈臺候云物,眼看東海變桑田。」
⒉ ?景物。
引唐·趙嘏〈長安晚秋〉詩:「云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1.歲時豐衍,九土樂升平。睹寰海澄清。道高堯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嘉禾甘露登歌薦,云物煥祥經。兢兢惕惕持謙德,未許禪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