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ú huà
注音ㄙㄨˊ ㄏㄨㄚˋ
⒈ ?習俗教化。
⒉ ?通俗化。
⒈ ?習俗教化。
引《漢書·董仲舒傳》:“子大夫明先圣之業,習俗化之變,終始之序,講聞高誼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南史·儒林傳論》:“自 梁 迄 陳,年且數十,雖時經屯詖,郊生戎馬,而風流不替,豈俗化之移人乎。”
宋 曾鞏 《請令州縣特舉士札子》:“行之以漸,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舉者,未之聞也。”
⒉ ?通俗化。
引朱自清 《論雅俗共賞》:“雅化的詩還不得不回向俗化,剛剛來自民間的詞,在當時不用說自然是‘雅俗共賞’的。”
⒈ ?風俗教化。
引《漢書·卷八·宣帝紀》:「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歷載臻茲,然而俗化闕焉。」
德語s?kularisieren (V)?
1.不注重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變質,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
2.對此,這些媚俗化的批評家還氣壯理不直的振振有辭,說這是遵從讀者的民意。
3.至于該窟頂部平棊藻井飛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嘯詠,右手托圓鏡供養的圖像,更是云岡晚期伎樂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舉。
4.非支流原意自己是一個很小資和小眾的圈子代表詞,但在中國被倉皇惡俗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