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i bó
注音ㄍㄞ ㄅㄛˊ
繁體該博
⒈ ?學問或見識廣博。
例靖少有逸群之量,與鄉人汜忠張彪索紾索永俱詣太學,馳名海內,號稱敦煌五龍。四人并早亡,唯靖該博經史,兼通內緯。——《晉書·索靖傳》
英be broad and profound;
⒈ ?淵博。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張善 為 日南 太守,郡民有得金鳧以獻。
引張善 該博多通,考其年月,即 秦始皇 墓之金鳧也。”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詩:“君能喜節行,文藝又該博。”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八篇:“大歷 中,有 沉既濟,蘇州 吳 人,經學該博。”
⒉ ?博通。
引《晉書·索靖傳》:“唯 靖 該博經史,兼通內緯。”
宋 龔鼎臣 《東原錄》:“精覈九經,該博諸子。”
《醒世恒言·徐老仆義憤成家》:“自幼聰明好學,該博三教九流。”
⒈ ?學識淵博。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序〉:「臣德裕非黃瓊之練習,愧史遷之該博,唯次舊聞,懼失其傳。」也作「賅博」。
1.中小學生應該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各種各樣的知識。
2.中小學生應該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各種各樣的知識。
3.關于是應該有選擇的讀書,還是應該博覽群書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論。
4.中小學生應該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各種各樣的知識。
5.中小學生應該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各種各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