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ú guān
注音ㄖㄨˊ ㄍㄨㄢ
⒈ ?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⒉ ?借指儒生。
⒈ ?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引《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⒉ ?借指儒生。
引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⒈ ?儒者所戴的帽子。
引《史記·卷九七·酈生傳》:「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⒉ ?儒生。
引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陸游〈謝池春·壯歲從戎〉詞:「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
1.一個年邁蒼老的聲音傳來,一個白面儒冠的老者走了出來。
2.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