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ù xiū
注音ㄩˋ ㄒ一ㄡ
⒈ ?亦作“燠烋”。亦作“燠咻”。
⒉ ?優(yōu)恤;撫慰。
⒈ ?亦作“燠烋”。亦作“燠咻”。優(yōu)恤;撫慰。
引《左傳·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楊伯峻 注:“《釋文》引 賈逵 云:‘燠,厚也。’休,賜也。見(jiàn) 楊樹(shù)達(dá)先生 《積微居金文説》。此謂 陳氏 於民人之痛苦,因厚賜之。 杜 注;‘燠休,痛念之聲’, 服虔 謂‘燠休,痛其痛而念之,若今時(shí)小兒痛,父母以口就之曰噢休,代其痛也’,皆不確。”
唐 張說(shuō) 《鄎國(guó)長(zhǎng)公主神道碑銘》:“燠休二室,均懽等潤(rùn)。”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中書舍人陳公墓志銘》:“﹝公﹞將櫛理絃續(xù),起廢疾解倒懸而燠烋之。”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雖有原省,原省此奴虜而已矣;雖有燠咻,燠咻此奴虜而已矣。”
⒈ ?撫慰病痛者的聲音。亦可引申為撫慰。
引《左傳·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唐·張說(shuō)〈鄎國(guó)長(zhǎng)公主神道碑銘〉:「燠休二室,均懽等潤(r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