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wù
注音ㄒ一ㄤ ㄨˋ
繁體香霧
⒈ ?香氣。
⒉ ?指霧氣。
⒈ ?香氣。
引南朝 梁 劉孝標 《送橘啟》:“南中橙甘,青鳥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風味照座,劈之香霧噀人。”
明 張月塢 《一封書·次韻送別》曲:“離亭宴未終,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霧籠,人自傷心水自東。”
茅盾 《子夜》一:“而在這香霧中, 吳老太爺 看見一團蓬蓬松松的頭發亂紛紛地披在白中帶青的圓臉上。”
⒉ ?指霧氣。
引唐 杜甫 《月夜》詩:“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仇兆鰲 注:“霧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
宋 蘇軾 《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詩:“凄風瑟縮經絃柱,香霧凄迷著髻鬟。”
清 龔自珍 《南歌子》詞:“香霧漫空溼,珠簾窣地橫。”
1.照水殘紅零亂,風喚去。盡日測測輕寒,簾底吹香霧。黃昏客枕無憀,細響當窗雨。看兩兩相依燕新乳。樓下水,漸綠遍、行舟浦。暮往朝來,心逐片帆輕舉。何日迎門,小檻朱籠報鸚鵡。共剪西窗蜜炬。
2.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