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志達(dá)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隱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義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是儒家一種理想的人生觀。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dá)其道。”
出處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dá)其道。”
例子明·李贄《<藏書>世紀(jì)列傳總目后論》:“自儒者出,而求志達(dá)道之學(xué)興矣?!?/p>
基礎(chǔ)信息
拼音qiú zhì dá dào
注音ㄑ一ㄡˊ ㄓˋ ㄉㄚˊ ㄉㄠˋ
繁體裘志達(dá)道
感情求志達(dá)道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儒家思想。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釋)
- 打腫臉充胖子(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風(fēng)俗人情(意思解釋)
- 救經(jīng)引足(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亂作一團(tuán)(意思解釋)
- 飽學(xué)之士(意思解釋)
- 奸夫淫婦(意思解釋)
- 足履實地(意思解釋)
- 一時無兩(意思解釋)
- 參差不齊(意思解釋)
- 微故細(xì)過(意思解釋)
- 有國難投(意思解釋)
- 伶牙俐齒(意思解釋)
- 山間林下(意思解釋)
※ 求志達(dá)道的意思解釋、求志達(dá)道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老馬識途 | 識:認(rèn)得;途:路。老馬能認(rèn)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jì)大的人;富有經(jīng)驗。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fā)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fā)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lǐng)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nèi)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xí)。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rèn)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rèn)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zhí)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jīng)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對牛彈琴 | ①比喻對蠢人談?wù)摳呱畹牡览?;白費口舌(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主要譏諷說話的人);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nèi)行話。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xiàn)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xiàn)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xiàn);落得一場空。 |
鮮為人知 | 鮮: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桃花運 | 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別愛戀。泛指好運氣。 |